現在大家是早就習慣了曲面屏、瀑布屏,但我記得 3D 玻璃蓋板一開始是先應用在手機后殼上的。一是因為更好做;二是對手感的體驗度更友好。
3D 后殼里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小米 Note,那還是驍龍 810 的年代,側彎的后殼有一道光條,很純凈和亮眼,入手很貼合,感知上會比實際更輕薄。
前面板我記得應該是三星 Galaxy S6 edge,在出了 S5 那樣的“另類”之后,三星在 S6 上硬生生把調性又拉了回來,特別是在 edge 上的嘗試,這次真的是把柔性 AMOLED 應用到兩個邊。(想想別扭的 Galaxy Note edge,雙曲面是不是更協調更驚艷?)
無論是前面板還是后殼,咱們這次就借這個機會,聊一聊 3D 玻璃是怎么做出來的。
01
熱彎
熱彎是可以說是 3D 玻璃最早的制作工藝了,也最成熟。核心技術點有兩個:溫度和模具。白玻璃經過加熱、成型、冷卻三個階段,就可以完成從 2D 到 3D 的進化了,當然,工藝穩定性、溫度、時間等都是會影響良率和品質的,伯恩、藍思等也都是在這些方面做持續性的深入研究。
02
熔接
熔接,顧名思義就是把兩片分離的玻璃加熱熔融再拼接的過程,相比于熱彎在技術上要更新一些。熔接的可塑性更強,可實現多角度多品類熔接,但工藝上也更復雜,可量產性略低,可靠性待驗證。
03
冷雕
冷雕,說的再直白點,就是啥也不說直接上 CNC。說到這我竟然想起了金工實習時候的車鉗刨磨銑,緬懷一下我的不知道在哪兒的小錘子。
CNC 常見于金屬加工,在玻璃上這么干不算罕見,但要做成 3D,把 0.7mm 厚度的玻璃 CNC干到 0.3mm 左右,還得保證良率和效率,那確實是挺挑戰的一件事兒。iPhone 11 Pro 的后殼就是這么做出來的,還是伯恩和藍思等一眾廠商,貼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審美趨勢,在傳統的工業制造里精益求精尋求突破,最終給我們帶來這么集視覺和體驗于一體的產品。
在 6.5-7 英寸的大屏趨勢下,手機形態如何能做得不厚重,或者說至少在感覺上不那么厚重,ID 設計上還是需要有更多的思考。在近兩年的旗艦機型里,3D 玻璃和柔性屏幕的融合相得益彰,雙曲面玻璃加金屬幾近標配。咱們再往后看,試想一下未來的手機形態又會變成什么樣?手機屏幕尺寸的極限在哪兒?玻璃除了 3D 還能怎么玩,會不會把中間的金屬骨架給完全替換掉?
這些只能留給時間和科技來回答了。我只能說:人真的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生物,這種適應性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未必知道。
電話:李經理 18867604030
地址:浙江省寧波市
江北區江北大道1236弄6號工業區